科技成果
北斗精准可信定位与高分遥感集成服务平台

北斗精准可信定位与高分遥感集成服务平台

    所属单位: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
    技术成熟度:小试
    技术领域:电子信息
    联系人:张存业
    联系电话:13356677528
    联系邮箱:zhangcunye@aircas.ac.cn

成果简介

基本情况:

北斗精准可信定位与高分遥感集成服务平台通过建设北斗精准可信定位与高分遥感综合集成服务平台,打造空天信息的公共基础服务能力,形成覆盖山东北斗精准时空与遥感精细场景服务能力,在项目内开展空天信息的公共基础服务试运行,提供包括北斗高精度、数据立方体、信息立方体等多方面产品信息服务,为示范应用奠定基础,支撑无人农场、精准农业、海洋牧场以及河海生态四个应用示范系统研发以及应用工作。

关键技术:

(1)面向陆海无人化应用场景的北斗精准定位与高分遥感集成技术

针对陆海无人场景应用中定位导航与遥感技术在精准度、可信性等方面的不足,重点突破北斗精准定位与授时可信性监测、北斗定位导航与多模态高分遥感影像的分层融合等关键技术,建立多重风险源并发态势下北斗精准定位云端弃真纳伪与终端非标称误差风险的可信控制技术方法。

(2)无人农场全场景全过程环境要素精准监测与智能作业技术

针对无人农场在装备自主作业场景、参数感知等方面的不足,充分挖掘和利用北斗精准可信定位以及多尺度多模态遥感影像的丰富信息,重点突破基于北斗定位的农场空间要素动态感知、耕地环境参数多手段联合精准监测、“机库-机耕道-农田”半封闭结构化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实现面向耕种管收全过程的智能决策与精准作业。

(3)农情要素时空异质性变化动态监测与生产资源动态优化配置技术

结合北斗点位连续监测物理状态和宏观面状要素参量遥感反演信息精准耦合分析,重点突破农田种植结构、产能与环保动态遥感监测和区域农业生产资源动态优化配置与作业调度等关键技术,实现对农业种植参数的高频度立体精细监测、农机自主精准作业和生产资源优化配置。

(4)海洋牧场环境及结构的立体监测与精准作业技术

针对海洋牧场在感知精细化、监测精确性、作业精准度等方面不足,构建航天航空遥感、北斗精准可信定位、海上监测浮标、近场遥感融合的立体动态监测与全域感知网络,突破基于北斗精准导航定位与无人船驾驶智能控制的自主监测和海洋牧场环境及结构、产能与生态等参数精准监测关键技术,服务海洋牧场的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5)陆海一体生态环境健康诊断与碳汇精准核算技术

针对陆海过渡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复杂、交通可达性差、环境精细感知不足等难题,构建“河-陆-滩-海”联通的一体化全方位立体监测网络,重点突破陆海过渡区域复杂生态环境健康精准诊断、“海岸线-海工平台-海洋生态”半封闭结构化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建立碳汇定量精准核算方法,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要成果:

①北斗精准可信定位与高分遥感集成技术体系1 套,包括硬件、数据、信息和软件等四个方面集成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②天地一体的北斗精准定位与高分遥感综合集成服务平台1 个,具备高精度、快收敛、高可信、高分辨率的数据与信息服务新能力;

③北斗精准可信定位与高分遥感集成技术支持下的大型综合应用系统及示范4类:农场无人化作业,农田精细化服务,海洋牧场精准养殖,陆海一体生态监测与定量调控。核心装备包括无人农机5 类、配套机具10 类、海上无人装备7 类等。

应用领域:

北斗精准可信定位与高分遥感综合集成服务平台以北斗精准可信定位与高分遥感集成应用为目标,通过构建“空-天-地-海”一体化时空场景协同感知网络,实现海量数据高效处理与信息融合处理,最终建成具备“空-天-地-海”时空场景协同感知能力、多模态遥感信息融合处理能力以及北斗精准可信定位与高分遥感深层次集成服务能力的综合服务平台。平台对外提供的服务包括:北斗精准可信服务、高分遥感数据服务和高分遥感信息服务三个方面,依托演示大屏完成了平台概览、基础数据、信息产品、应用示范等4个可视化主题的显示。

在邹平启动建设可运营、可复制的国内首个无人农场样本(约1000亩),将实现劳动力减少70%,成本节约10%,增产5%;研发省域农情监测应用系统,落地山东省农业农村遥感应用中心,实现了省域大宗作物分布、长势、病虫害情况的遥感监测以及产量预估,形成农情遥感监测报告10余份,获省领导批示;研发海洋牧场立体透视系统,落地山东省渔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总站,实现了海洋牧场精细动态感知与精确无缝监测,全面掌握海洋牧场区环境动态变化,有效提升海洋牧场智能管控水平;研发陆海一体生态环境精准监测与定量化调控系统,落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中心,实现了陆海复杂区域生态环境的立体监测和高质量发展态势科学评估,有效提升区域生态监测水平。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