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空器系统研究发展中心第二部


浮空器系统研究发展中心第二部(36室)面向我国临近空间战略开发需求,聚焦多类型、多型谱浮空器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突破高分子织物材料测试研发、高空无人飞行器能源管理、地面充气结构研发、浮空器工程化生产等关键技术,将技术成熟的系留气球和高空气球完成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整合空天院平台-载荷-数据全链条学科优势,以齐鲁院为发展依托,打造集系统研发、工程生产、集成测试、飞行试验、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浮空器产学研基地,打造面向用户、面向应用、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空天院临、空级浮空器系统产品和服务。


    科研成果


一、浮空器加工


浮空器加工技术融合航空设计、高性能材料与精密制造,专攻持久空中驻留平台。工艺核心涵盖精确裁切、牢固缝纫、高效热合,选用高强度、轻量化的复合材料抵御恶劣高空环境,确保囊体密封与结构稳定。膜片经严谨设计与裁剪,通过热合技术实现无缝链接,增强气密性。全过程实施严格质量监控,确保产品达标。伴随自动化与智能化进展,加工效率与品质预期显著提升,助推浮空器领域蓬勃发展。


二、伪装物


充气伪装物,作为军事示假战术的精髓,以其快速部署、轻巧便携、高仿真度、经济实用及广泛环境适应性,模拟坦克、导弹发射架等关键军事目标,误导敌方情报分析,保护要害设施。其核心在于多光谱兼容示假材料的运用,确保从可见光到热红外全频段及雷达成像下的示假效果,加之模块化结构与自动化部署技术,实现快速适配多样化战场环境,从而在现代战争中发挥不可估量的战略价值。


三、太阳能电池封装


封装是太阳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封装的柔性太阳电池组件包括太阳电池片、焊带、定位胶带、封装材料、旁路二极管模组、隔离二极管模组、汇流带、引出线、输入/输出接插件等。本项目单体太阳电池采用硅异质结太阳电池(HJT--Heterojunction Technolog)技术,通过对单体太阳电池进行串并联组合制作出太阳电池组件,通过焊带、汇流带、导线、二极管、输入/输出接插件等实现太阳电池组件内和组件间的功率与信号传输。封装工艺采用层压机加热层压工艺,组件封装结构主体部分由5层材料组成,分别为正面窗口层、胶膜层、电池层、胶膜层、背板层。封装后的柔性太阳电池组件具有效率高、稳定性好、成本低、弱光响应好等优势,电池组件可弯折、柔韧性好,轻质、高效,非常适合应用于临近空间飞行器能源系统。

浮空器